本報訊(記者侯博通訊員姚坤鵬王鵬)“當前是春季麥田管理的最佳時期,要抓緊施肥,一畝地要施尿素10~15公斤,另外要注重病蟲害防治。”近日,永城市總農藝師田沖來到地頭,為農民講解春季麥田管理技術要點。確保糧食持續增產,是永城放在第一位的工作。
永城在提高糧食單產上下足了工夫。2012年,永城在夏糧生產方面,小麥大田實產為519.6公斤/畝,百畝攻關田平均畝折實產668.16公斤。在秋糧生產方面,玉米大田實產為505.55公斤/畝,百畝攻關田平均單產為753.53公斤。2012年,永城再次榮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市)”稱號,這是永城第八次獲此殊榮。
在該市的糧食示范區內,農作物苗情數字化遠程監控系統24小時上崗作業,通過監測系統的可視平臺,農技人員可隨時
掌握農作物的生長動態及生長環境。此外,還將一管多槍式高效噴霧機、植保無人機等新發明、新機械運用到植保作業中,科技在該市農業生產中持續發力。
省農科院培育的小麥良種鄭麥7698,讓永城農戶畝增收300元。永城與省農科院合作,共建農業科技成果綜合示范市,新品種、新技術在永城大地上結出了高產、優質的果實。
近來,永城在全市732個村開展“小塊并大塊”工作,截至目前,采取轉包、出租、入股、托管等方式流轉的土地面積27.4萬畝,百畝以上的土地承包經營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達到214戶,承包土地面積127535.7畝,逐步流轉的土地成了發揮良種供應、機械播種、配方施肥、技術指導“集合效應”的試驗田,也成了糧食增產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