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海軍下令審視減少F35-B和F35-C戰機訂單的可能性,希望利用省下的錢購買新的X-47B無人駕駛飛機。
今年3月,美軍用于在航空母艦上作戰的X-47B無人機成功首飛,7月2日,美國海軍進一步驗證了首套航母艦載無人機發射和回收系統的性能。
專家認為,美海軍航母編隊裝備無人作戰飛機,或對未來作戰方式產生重大影響。
美國海軍2月5日宣布,一架X-47B型新型無人機4日進行首次試飛。這架新型無人機飛行29分鐘,飛行高度最高為1500米左右。
美軍無人戰機研制一波三折
早在1963年,美國海軍就裝備了由美國螺旋動力直升機公司研制的QH-50無人反潛直升機,當時的名字叫“火力偵察兵”。由于控制技術的缺陷導致失事率居高不下,美國海軍在1970年取消了繼續發展QH-50的計劃,并放棄了在航母上使用無人機的打算。
然而在越南戰爭中,美國空軍采用“螢火蟲”無人機執行危險戰區的偵察任務,減少了人員傷亡,促使美國海軍再次考慮在部分艦船使用固定翼無人偵察機。
1984年美國海軍購買了以色列的RQ-2“先鋒”無人機,裝備在兩棲攻擊艦和“依阿華”級戰列艦上。在1991年海灣戰爭的“沙漠風暴”作戰行動中,“先鋒”出色完成艦炮火力修正、偵察與預警等任務,從而增強了美國海軍對艦載無人機的信心。
在這種背景下,2000年美國海軍一方面復活了“火力偵察兵”無人直升機項目的研制,另一方面啟動UCAV-N先進技術驗證項目。
2007年,諾·羅公司與美國海軍簽署了研制X-47型隱形無人戰斗機的合同,總價值約6.36億美元。
X-47B不僅是第一架無需人工干預、完全由電腦操縱的“無尾翼、噴氣式無人駕駛飛機”,也是第一架能夠從航母上起飛并自行回落的隱形轟炸機。
同美軍各類現役戰斗機相比,X-47B滯空時間更長,能從航母起飛,飛行2700公里后返回航母。這將極大提高航母的偵察能力,既可以使航母戰斗群處于更安全的位置,也可以更深入內陸實行打擊任務。
此外,X-47B的最大優勢在于隱身突防。它擁有非常優異的雷達和紅外低可探測性,保證其能夠突破敵方防空圈,為后續有人駕駛作戰飛機打開通道。
X-47B機載傳感系統具有探測敵方導彈和識別地面目標的能力,機載計算機具有自主跟蹤、攻擊的決斷能力,它還具有獨特的通信和遙控方式,具有良好的隱形性能和戰場生存能力。
它將具備高水平的空戰系統,可在1萬米高空以高亞音速速度巡航,可以攜帶重達1.814噸的武器載荷,能夠滿足聯合網絡作戰的要求,為美軍執行全天候的作戰任務提供作戰支持。從公布的現場畫面看,該機外形與大名鼎鼎的B-2轟炸機相似,具備前衛的隱身設計。
有分析指出,在美軍強調的“空海一體戰”概念中,X-47B是前出打擊的先鋒;傳統戰機因航程不足,難以在安全距離外升空,而X-47B憑借極大的作戰半徑和隱身能力,可以深入某些防御嚴密的沿海地帶發起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