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人員缺口很大
就像成立駕校培養合格汽車駕 駛員一樣,中國AOPA也希望能盡快培養出合格的無人機駕駛員、機長,據估計,包括研發、生產、運營在內,我國目前有300至400家民用無人機企業,從 業人員超過萬人,生產的無人機數量占全世界的70%至80%。相比之下,國內只有150位無人機駕駛證教員、31家授權培訓機構和已經培養出來的400多 位“有證”的無人機駕駛員,想要媲美“駕校”的大規模、規范化的培訓,道路還很漫長。
“目前中國奇缺無人機駕駛員,有經驗技術好的非常難找。”王作朋表示,以多懸翼無人機為例,需要有100小時的飛行經驗才能比較熟練地操作,很不容易。
學成之后的就業問題呢,“那就成了香餑餑,別人得搶。”王作朋說,如果學會駕駛無人機,再加上會攝影,能進行航拍操作的話,一天收入至少在3000元以上,如果加上載荷拍攝器材和無人機的租金費用,那一天得5000元至8000元。
至于無人機駕駛員、機長培訓班的學費,王作朋透露,按基礎不同在12800元到15000元之間,每月20日都開新的培訓班,每期15天,再花一些費用還可學習空中攝影技巧。
在 無人機培訓中,學習駕駛技術是一方面,在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秘書長柯玉寶看來,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申請報備和審批,按照規定國內無人機起飛需 要有嚴格的程序,飛行計劃需要向地區管理局、空管局、空軍申請報備,獲得審批后才能起飛。同時國內目前針對無人機的飛行區域、標準,并沒有明確的法律法 規,但由于無人機飛行亦存在影響航線的風險,因此也需要管制,“只要離地三尺,都應該向相應的部門進行報備。”
玩無人機的應該有這樣的意識,以天安門為圓心,方圓200公里內都不允許飛,二三環內、機場、軍區附近都是無人機“禁區”,如遇到APEC這樣的重大會議,監控會更加嚴格,無人機愛好者也應自覺停止活動。
據報道,備受關注的《低空空域管理使用規定》有望于今年實施,屆時全國范圍內低空空域可能會全面開放,將迎來無人機發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