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宇翔科技公司的無人機和研究團隊。
說起無人機,很多人都會把它作為軍事的“專利”。事實上,隨著時代的發展,各行各業對空中執行任務的需求日漸強烈。在雙流西航港科技企業孵化中心,一群85后青年自主研發的無人機正在農業、消防、電力等專業領域展翅翱翔。
瞄準工業級無人機領域
走進成都宇翔科技有限公司的研發中心,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滿屋子的無人機整機及零部件。沒錯,這正是一家以智能研發方向為主,專業開發無人飛行器及控制系統,并提供各行業無人機應用的解決方案及服務的創新科技公司。
作為無人機研發制造領域的后起之秀,成都宇翔科技有限公司設立于2014年年底,今年年初產品通過試驗,推向市場。盡管剛剛起步,但公司旗下已擁有多款 無人機產品。據宇翔科技市場負責人籍汝洵介紹,公司主要產品包括可折疊便攜四旋翼無人機,小巧輕便的可拆卸機翼的固定翼無人機,30倍光學變焦可實現光、 紅外、夜視間切換的全天候相機吊艙。其中四旋翼無人機通訊半徑為8千米,續航時間為25分鐘,最大起飛重量為10公斤。固定翼無人機通訊半徑為10千米, 續航時間高達60至90分鐘,最大起飛重量5公斤,目前準備申請發明專利。
近年來隨著無人機市場的爆發,專業研發制無人機的企業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全球商用市場中,中國無人機制造公司大疆創新獨領風騷,領跑全球大眾航拍市場,且關注度較高的多是消費級無人機。與他們不同的是,成都宇翔科技所研發的專品定位于工業級別。
籍汝洵介紹,工業級的無人機針對的是專業的市場,有更為專業的應用領域,屬于2B市場,以企業為用戶對象。相比2C市場的消費級無人機,工業級無人機的負載能力更強,搭載設備更具多樣性和穩定性,操作性更專業。
半年即打入專業應用領域
這樣的特性使得宇翔科技的產品主要運用于農業、電力、林業、石油等多個行業。
籍汝洵介紹說,在農業領域,無人機可以監測土壤組成跟農作物健康狀況,有助于最大化的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對農業環境項目做出評估,還可以應用飛機進行農業噴灑等工作。
以農田噴灑為例,使用無人機作業,航線自定,可以設定最便捷高效的飛行航線,省時省力。據了解,宇翔無人機每架次在25分鐘內可以完成20畝地的噴灑,效率遠遠高于人工進行噴灑,并且更安全。
又如在電力巡檢方面,裝配有高清數碼攝像機和照相機以及GPS定位系統的無人機,可沿電網進行定位自主巡航,實時傳送拍攝影像。
籍汝洵表示:“無人機的出現把過去獲取信息的渠道從二維平面上升到三維的高空,并通過搭載不同的設備來實現的。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搭載平臺做好,做到續航時間長,穩定性高。”籍汝洵表示,公司會涉及搭載設備的專業性研發,現有產品吊艙是一個比較成功的嘗試。
盡管處于初創階段,但憑借專業性和實用性,宇翔科技已經與省內電力公司、公安廳、林業局等有關部門建立合作關系,除了產品銷售,宇翔科技還會定期為這些 客戶進行培訓、提供維修維護服務。自今年年初產品誕生以來,在半年的時間里,公司實現將近200萬元的產值。“目前我們不看重盈利,對我們來說,當前最重 要的是占領市場。盡管全國無人機市場火爆,但成都,尤其是研發制造工業級無人機的競爭對手還不多,這是機會。”籍汝洵說道。
85后的“飛翔夢”
令記者驚訝的是,研發制造出這么“高大上”的產品的卻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團隊。籍汝洵介紹,公司的創業團隊是以6位來自四川、湖北兩地的熱血青年為骨架建立起來的,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共同的理想目標。而他們6人中,年齡最大的出生于1985年,年齡最小的卻是90后,出生于1990年。他們均有著數年的無人機的設計、裝配、飛行經驗。
在籍汝洵看來,他們的創業團隊整體年輕而不失穩重,創新而不乏嚴謹:“我們最大的優勢是年輕,雖然年輕,但不浮躁;雖然年輕,但懂得精益求精。在研發制 造和試飛過程中,我們經歷了很多次失敗,但我們都沒有放棄,一次次總結經驗,重整旗鼓重新開始,整個過程中團隊非常齊心協力。”
除此之外,籍汝洵還告訴記者,自己此前有過創業經驗,在創業宇翔科技的同時,他還經營著另一家互聯網企業,同時宇翔科技的另一位合伙人也有著大型企業的經營管理經驗,這使得公司核心團隊在經營管理方面也有著豐富的積累。
因此,對于公司下一步的發展計劃,管理團隊也有著較為明確的規劃。“2B市場政策性支持比較強。不需要花過多精力去宣傳,只要攻下一點就可以逐步占領市場。我們的重點在研發。另外,無人機企業與高校合作的例子在天津大學等已有先例,我們目前也在與一些學校在接洽合作的事,與高校建立聯系,幫助其建立無人機專業。”
籍汝洵以及他們的團隊相信,工業級無人機在電力、安防、農業、森林防火、警用等不同細分領域的應用穩步增長,整體已處在爆發前的積累階段,而西南地區由 于特殊的地勢地貌,相關行業對于工業無人機的需求也是非常龐大。作為本土的工業無人機研發制造企業,宇翔科技也將抓住這一機會,力求在工業無人機產業崛起 過程中迅速成長并占領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