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作業使用的“涵道式單旋翼無人飛行器”是由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發設計,具有民用航空器特許飛行證資質的哈爾濱盛世特種飛行器有限公司轉化生產。配備有高精度云臺、高像素航拍機器及智能飛行控制系統,小巧便捷,可實現低空平飛、低速飛行、空中懸停、自主巡航等功能,使用無人機噴灑作業,成本低、效率高。
今年7月,通河縣進行了項目先期試驗。以為一畝地施藥為例,人背20公斤的藥箱行走需要1小時左右,而無人機升空噴灑只用了不到15分鐘。參與體驗的一位朱姓農民說,過去很多地塊泥濘復雜,不便進入,給作物噴灑液劑是有“盲區”的。如今有了“無人機”,施藥不受地形限制,還可拍照獲得田地的實時狀況。
據了解,植保無人機行業在全國范圍內尚處于起步階段。有的省份擁有一些從事植保無人機生產和服務的公司,但在業務拓展過程中,專業操作手和服務人員數量不足,使植保無人機的發展受到制約。
為破解上述難題,哈爾濱盛世特種飛行器有限公司落戶黑龍江省通河縣后,除產學研用一體化外,還將瞄準無人機操作,讓培訓先行,今年9月底先期對300名操作手進行了飛行培訓。預計明年4月,首批百架農業植保無人機將正式投用,在苗情普查、災害評估、空中數據傳輸等領域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