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飛低一點,屏幕再放大一點,那邊還有個角落,看看有沒有垃圾。”下午2時,一架無人機盤旋于德清雷甸鎮楊家斗河上空。河道邊,雷甸鎮治水辦副主任姬濤一面緊盯無人機操作員手中的監控屏幕,一面不時與他進行交流。
楊家斗河全長0.5公里,早些年因為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受到污染,河水又臟又臭,附近百姓怨聲載道。2014年起,雷甸鎮對河道進行了徹底整治,摘掉了黑臭河的帽子。為保河道潔凈長效,近日,雷甸鎮與德清縣文明辦共同啟動多方位、全天候治水模式,通過無人機巡河、路長護岸、攝像頭實時監控等方式,將“水陸空”各方面的力量都充分調動起來。
河長唐捷告訴記者,用無人機航拍技術督查河道不僅效率高、覆蓋廣,而且不會留下盲區。一旦發現問題,可馬上通知河道保潔員趕到相應地點予以清理,對治水工作也是很好的監督和推進。接下來,雷甸鎮還將購買便攜式水質檢測儀,并在重點河道安裝一批監控探頭,24小時監控河道水質。
空中有了“偵察兵”,水上還有保潔員,楊家斗河的岸上清潔工作則交給了“路長”、中興社區干部李良英。
“我要確保河道沿岸整潔有序,無雜草、無垃圾、無違章搭建,看到垃圾撿垃圾,看到岸邊綠化有損壞則要馬上聯系綠化養護員。”李良英風趣地說,不讓路面上任何一片垃圾“隨波逐流”就是她的職責所在。
據了解,隨著“五水共治”的深入推進,今后,像雷甸鎮這樣多方位、全天候的治水模式將在德清縣逐步推開。此外,城區志愿者還與村民“手牽手”,把志愿服務的內容下沉至每個村莊,不斷豐富著“河長制”的內容和形式,全縣人民都在齊心協力守護身邊的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