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升機是否具有良好的飛行動力學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氣動布局,在氣動布局中必須保證直升機在前飛時,具有一定的迎角靜穩定性、速度靜穩定性、航向靜穩定性、上反效應及角速度阻尼等。直升機的旋翼及機身往往是迎角靜不穩定的,因此,必須采取其他措施來抵消,如安裝水平尾面。假如通過氣動布局能使直升機在平衡狀態時旋翼合力位于重心之后,也可以改善迎角靜不穩定性。

除此以外,氣動布局還必須保證飛行狀態改變時(如由懸停轉入前飛、前飛轉入自轉等),作用在直升機上的力矩不致于產生突然的變化。通過氣動布局及重心定位,系統還應保證在各種飛行狀態及極限重心位置時直升機的平衡,并留有一定的操縱余量。

另外,在進行無人直升機構型與氣動布局設計時,避免各部件相互氣動干擾是重要的設計內容之一。氣動干擾主要是旋翼與機身的氣動干擾、旋翼下洗流對平尾和垂尾及尾槳的干擾、尾槳與垂尾的干擾,因此,在氣動布局時要恰當地安排各氣動部件的相互位置,以此避免或減少各種負面影響。
飛行控制與導航技術
從飛行控制和導航技術來看,由于無人直升機作為受控對象具有多變量、非線性、強耦合性、時變性等特性,是一種穩定性差、不易操縱和難以控制的飛行器。所以目前飛行控制和導航技術是制約無人直升機投入實際應用中的瓶頸,也是一項決定無人直升機飛行品質的一項關鍵技術。

美軍根據飛行控制與導航技術水平的高低,按照發展型譜把無人直升機的能力分類定義成十級,分別是:遠程引導飛行控制能力、實時故障診斷與監控能力、飛行條件和故障的適應能力、機上航線再規劃、集群配合、集群戰術再規劃、集群戰術目標、分布式控制、集群戰略目標和完全自主集群。概括起來就是無人直升機的飛行控制與導航技術水平可分為四類:遙控飛行技術、自動飛行技術、自主飛行技術和智能飛行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