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從吊艙中取出雷達急需的維修器材。
演練的科目之二,是中部戰區空軍雷達某旅某雷達站1名戰士在緊急疏散中被毒蛇咬傷,需緊急救治。中部戰區空軍某基地迅速聯系西京醫院準備抗毒血清,并根據《協議》,啟動應急響應機制,因山路崎嶇,物流公司計劃采取“汽車+小型無人機直達補給”接力運輸的方式,將抗毒血清從醫院送往雷達站。由于該地區路況較差,且有70公里的山路,采取公路運送至少需要2個小時。使用無人機運送,僅需22分鐘左右,就能將血清直接送到雷達站營區內。
衛生員取出血清后緊急救治傷員。
據空后戰勤計劃局領導介紹,未來的戰場,雖然不同于機械化戰爭,但是戰爭消耗、物資補給、戰傷救護的需求是永遠存在的。隨著作戰樣式的不斷發展,不能局限于傳統的保障模式和思維方式。物流無人機具有傷亡率低、速度快、定位準、調整靈活等優勢,可支持各類惡劣環境和高風險地區空中補給任務。
演練結束后,空后戰計局立即組織中部戰區空軍某基地、南部戰區空軍某基地以及空軍指揮學院、空軍研究院、空軍勤務學院相關專家對演練數據進行全面整理分析、評估驗證,為持續推進無人機聯合保障建設提供可靠依據。
空軍后勤部部長鄭學祥在總結講評時指出,這次無人機聯合補給演練,是一次緊扣備戰打仗的軍民聯合保障行動,是對新型后勤保障手段的一種探索嘗試,是轉變思想推進保障模式變革的務實舉措,具有標志性的重大意義,符合未來無人化、智能化戰場演變趨勢。下一步,要著眼建設世界一流空軍后勤,在戰時快速空中補給、“搜索+救援+補給”一體化保障、空中醫療后送、邊遠地區常態化配送、危險品運輸、輻射支援保障等方面,走出軍事物流和軍民融合發展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