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深圳無人機企業在世界舞臺嶄露頭角,國際話語權不斷增強。隨著無人機產業鏈的日益完善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深圳已成為無人機企業的聚集地,深圳出口的民用消費級無人機占全國總量90%。業內形容:“深圳已成為中國無人機技術的引擎。”
深圳無人機大放異彩
“這架警鷹F600警用無人機,可以在200米高的空中清晰拍攝到路面上的汽車車牌,除此之外,10公斤的荷載還可以實現30種以上的機載設備,可在復雜天氣和環境中自動巡航執行任務。”深圳一電(AEE)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一電作為軍警用多旋翼無人機標準的參與起草單位,攜多款先進的裝備級無人機、云平臺、執法記錄儀等產品參展,廣泛應用于軍警民等專業領域,執行多維度偵察、監控等任務。
此外,一電帶來一款傾轉旋翼無人機,續航時間長達2小時,有效任務載荷達5公斤,堪稱這個級別無人機中的大力士。
作為消費級無人機界的VIP,大疆持續在工業級無人機發力并帶來其最新的產品。據了解,大疆的工業防護級飛行平臺可廣泛用于航拍數據收集、巡檢等各行業精準服務,搭載可見光和熱成像云臺相機,能在第一時間發現潛在危險,宛如飛在空中的“救生員”。
以“小飛機,大航程”為目標的智航也是走傾轉旋翼的路子,其最新一款產品可多旋翼和固定翼模式自主切換。采用高強度輕量化機身結構,大空間大載重,融合設計拆裝方便。
深圳企業占據展會近半壁江山,大放異彩,國字號老牌企業也毫不遜色。由中航工業研發的彩虹4無人機首次在深圳亮相,吸引眾多市民圍觀。據悉,彩虹系無人機近年來頻頻走出國門,在國際市場與美國軍用無人機相互“較勁”而聞名。
“翼展18米,能飛7200米,最大續航時間可達30小時。” 中航工業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款無人機可用于邊境巡邏、反恐維穩、遙感測繪、海洋海事等行業。
無人機應由“大”到“強”
“目前,深圳已在消費級無人機整機生產以及飛行控制系統、飛行平臺和引線系統,微型仿生無人機制造等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同期舉行的第二屆世界無人機大會上,有專家表示,早在全球民用無人機剛興起的時候,深圳企業就開始進行相關的研發和生產。而當無人機走進大眾視野之后,無人機就迅速成為深圳的一個高新產業標簽。
數據顯示,2015年,深圳無人機產業的產值達到220億元,2016年達到260億元,2017年繼續保持快速增長,達到300億元,預計到2018年將超過360億元人民幣。深圳已成為我國無人機企業聚集地,產品生產基地和外銷出口基地。
大疆創新、一電等一批龍頭企業在無人系統領域嶄露頭角,并輻射深圳周邊地區帶動整個珠三角的無人機產業發展。
“民用無人機看中國,中國無人機看深圳。”市無人機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從事無人機整機及其緊密零部件的研發和生產的企業多達1200余家,我國的民用無人機,尤其是消費級無人機已走在世界前列。
目前,在中國乃至世界各地,諸多領域已顯現出“無人機+行業應用”的蓬勃發展勢頭。例如無人機在農林植保、電力及石油管線巡查、應急通信、氣象監視、農林作業、海洋水紋監測、礦產勘探等領域應用的技術效果和經濟效益非常顯著。此外,無人機在災害評估、生化探測及污染采樣、遙感測繪、緝毒緝私、邊境巡邏、治安反恐、野生動物保護等方面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但業內人士認為,國內無人機企業還只能稱之為“大”,但距離“強”,還需要秉持民族精神和工匠精神繼續前行。隨著“中國制造2025發展戰略”、“全民創業,萬眾創新”及“軍民融合戰略”的深化,無人機產業創新發展必將進入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