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一年,耕種管收一季,又到雪花飛舞的年關,回顧飛防行業發展思緒萬千,從來龍去脈到紅海瘋狂最后歸于理性發展,每個階段都有鮮明的人和事在腦海中浮現,如果2018年能做一個總結就是:飛防行業理性發展是服務細化的雛形。
十年行業發展回顧
十年的發展見證飛防行業發展周期,經歷遙控航模掛載藥壺噴頭實驗摸索期,政府扶持宣傳風投資本推動紅海瘋狂期,飛防落地農民習以為常回歸理性發展三個時期,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人和事成為行業的主角:
摸索期以安陽全豐、無錫漢和的單旋翼植保無人機,珠海羽人和河南祥云植保多旋翼植保無人機為代表,國家政府領導先后視察和指導新興飛防行業的發展。
資料圖/圖 來源網絡
紅海瘋狂期安陽全豐、極飛科技、大疆農業、北方天途等企業瘋狂角逐,都有共同的特點資本強力推動搶占行業制高點,飛防行業潛在千億級市場的宣傳造勢也熱鬧一時。
理性發展期飛防企業和產品在飛防人的心智有鮮明特征,延伸出植保無人機只是打藥的工具和服務改變農業的思想,因此從十年的發展歷程來看飛防行業落地回歸植保本質:效果,飛防服務將會是接下來十年趨勢和風口。
回歸效果意識形態
飛防植保是植保無人機噴灑藥液防治病蟲害的植保方式,得民心最終出路是植保效果,其影響植保效果的因素繁多復雜,而和植保無人機結合有關的因素指飛行性能和噴灑質量。
可以說行業十年的發展都是圍繞著這兩方面進行技術的迭代和突破,從俗稱淘寶貨的組裝機到高度重視功能性能有效結合專業產品,從只有手動模式操作到全自主智能化適合不同應用場景功能,總體來現在說植保無人機飛行性能和噴灑質量達到飛防施藥要求。
植保無人機研生產廠家開始向偏向提高效率和高經濟作物施藥技術摸索,比如大載重和地塊信息航測等方面研究,大載重植保無人機受制于鋰聚合物電池密度和田間地理環境的影響,怎么實現從作業效率和運營成本之間達到效益平衡值,需要三至五年甚至更長的經驗和技術積累沉淀。
發展大勢:服務改變農業
農作物生長習性和化學藥劑防治病蟲害是影響飛防植保效果兩個重要因素,所以這里又要說說和農業發展相關的話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有一個偉大的創舉就是用世界7%的土地養活世界21%的人口,創舉的背后是我國農業生產以家庭承包聯產責任制的小農精細化經營模式。
資料圖/圖 來源網絡
然而這種讓剛經歷大饑荒的人民吃飽飯的經營模式,隨著我國城鎮化快速發展發生變化,農村年輕人都涌向城市造成勞動力短缺和耕地的荒廢,促使農業耕地流轉和節約形成以大農戶、合作社等運營模式轉變。
從我國農業經營模式發展背景來看服務改變農業將會成為大勢,飛防植保要回歸以效果為核心功能集成的農事服務發展趨勢,為大農戶提供病蟲害預測、農資、農機、農技等高效增產全程化農業生產服務,互聯網+帶藥飛防服務開始成為飛防行業下一個競爭著力點。
理性發展是服務細化的雛形
國家政府對社會化服務組織扶持力度也成為飛防行業的焦點,2018年國內唯一一家“人機技劑法”五事的全豐航空標普農業先后承擔政府統防統治服務面積到達800萬畝,特別是由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河南省農業廳、安陽市政府聯合舉辦“千人千機,會戰安陽”200百萬畝小麥航空統防統治活動。
資料圖/圖 來源網絡
十天內完成高強度大規模飛防植保作業引起行業內巨大的反響和認可,政府大力扶持極大推動植保無人機企業產品研發銷售向行業服務轉型,所以整體來說2018年飛防行業理性發展是服務細化的雛形,在“服務改變農業”的大勢中將會有新的人和事留在行業發展歷史的長河中,所有關注飛防行業的人們拭目以待,接下來又會有哪些人和事將成為行業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