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稱霸電商世界后,亞馬遜(Amazon)對交通運輸領域也野心勃勃。 圖/美聯社、路透
繼稱霸電商世界后,亞馬遜(Amazon)對交通運輸領域也野心勃勃。儘管亞馬遜創辦人兼執行長貝佐斯對外幾乎沒談過這方面的計畫,但根據各方消息與分析,亞馬遜希望運用其于物流和云端運算等眾多領域的既有優勢,在運輸市場上也能占有一席之地,成為除生產汽車以外幾乎無所不能的強者。
據亞馬遜主管和業內人士說法,及路透對亞馬遜專利活動的分析,亞馬遜的策略是善用該公司在物流、云端運算和數位領域的優勢,以及對機器人和製造等相關領域的新興趣,在全球運輸領域拓展事業版圖和強化能力。藉由投資、與汽車供應鏈上下游業者結盟、挖角業界老手和建立強大專利組合,亞馬遜自己定位成優比速(UPS)和Uber等企業客戶及合作伙伴的挑戰者。
亞馬遜致力于削減成本和提高服務消費者的效率,是推出云端服務AWS和物流等事業的出發點,這些事業隨后也拓展至企業客戶市場。不過,部分分析師和業內人士認為,隨亞馬遜運輸專業技能提升,向來與其密切合作的企業最后恐怕也只能把生意拱手讓給合作伙伴。
據路透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5月美國專利商標局授予亞馬遜的5,000多項專利,至少有210項涉及無人機和自動化地面車等運輸相關領域。就汽車相關專利而言,亞馬遜超越蘋果公司(Apple)和字母(Alphabet)旗下Google。
亞馬遜也加碼投資運輸相關領域,例如今年2月以來陸續加入其他大型投資人行列,提供電動卡車製造商Rivian Automotive、自駕系統開發商Aurora和餐點外送業者Deliveroo近20億美元資金,過去兩年也藉由收購三家新創公司進一步拓展運輸生態系。
另一方面,亞馬遜也透過AWS快速拓展與企業客戶的生意,今年攜手福斯汽車啟動云端計畫是案例之一。AWS全球事業專業服務主管艾倫表示,與福斯策略結盟目標是打造「工業云」,把福斯全球122座工廠和多達3萬座供應商工廠以數位方式串聯起來。
語音助理Alexa則是亞馬遜進軍汽車領域的先鋒,該公司已與數家車廠合作,打算把Alexa引入車輛。另外,亞馬遜已和通用、福特、富豪與本田達成協議,允許網路訂單送至車上。

除了Alexa Auto,亞馬遜聚焦的議題大多很明確,即削減包裹運輸成本;亞馬遜上季送貨成本超過80億美元。分析師表示,投資Rivian和Aurora顯示亞馬遜最終將開發自駕電動送貨車。
對亞馬遜、Google和蘋果而言,從車輛和乘客收集來的資料是否安全及保有隱私,則是外界最常有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