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企業需要用科技創新驅動,為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高德紅外董事長黃立關注推進國內高端制造業的發展,建議加快無人機立法進程,推進輕小型無人機管理改革。
輕小型無人機是我國為數不多的技術上處于全球領先的產業,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和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型(10公斤以下民用多旋翼機)無人機行業發展迅速,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目前,無人機在社會治理、城市安全、關系國計民生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測繪、巡檢等野外作業上有獨特優勢,能大幅降低人為作業風險,有效提升作業效率。
黃立介紹,無人機在農林植保、警用安防、電力巡檢以及物流貨運、邊境巡防等領域的需求極為迫切,技術上成熟,風險可控,應盡快開放,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但截至目前,連續三年列入國務院立法計劃的《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仍處于征求意見階段,導致實踐中無人機空域使用的管控存在“無法可依導致無處可飛”的問題。
黃立認為,由于“無法可依”,導致空管部門對正常飛行需求進行“從嚴管控”,“黑飛”現象也難以管控。長期來看,既不利于國家安全和社會治安,也不利于促進輕小型無人機行業的良性發展,還會使得無人機行業無法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激發科技創新潛能,促進行業發展,甚至可能導致行業萎縮,企業退出市場。
對此,黃立提出三條具體建議:一是加快完善輕小型無人機低空空域適用法律法規體系;二是進一步理順輕小型無人機低空空域使用管理責任主體;三是擴大輕小型無人機飛行管理試點范圍,優化管理方式。
同時,他建議將湖北作為空域改革試點地區,探索建立可信任用戶及無人機科研生產企業無人機空域使用管理的綠色通道。
黃立表示,如此將充分釋放我國輕小型無人機的消費潛力,充分滿足社會治安、城市智慧化管理等多方面需求,激勵無人機行業企業科技創新,以高質量科技供給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